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7月10日电(记者 任延昕)在村里小学就读的三年里,冯润慧一直是一个人一个班,她期待着有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同学。这个愿望,在她升入四年级时实现了。
13岁的冯润慧来自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湖滩村。2021年,距离冯润慧家半个小时车程的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被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迎来了200多名和冯润慧一样从周边乡村学校转学来的学生。
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农村面积占全区的85%以上。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生源持续减少的农村学校开始出现空心化现象。
【资料图】
6月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们正在音乐课上学习演奏非洲鼓。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部分小规模农村学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短板。一名教师只教几个学生,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兰州市七里河区委书记芮文刚说。
在原来的小学就读时,冯润慧只有两名任课老师,分担了语文、数学等教学课程,学校也仅有几间教室,缺少专业操场。冯润慧从小喜欢画画,但学校里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每周一次的美术课多由其他科目老师代课。
2020年,七里河区开始探索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发展改革,将26所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进行资源整合,与城区51个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调整城乡教育资源布局。
在此背景下,有6所农村小学的200多名学生被集中到位于西果园镇的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就读。这些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寄宿,周末乘坐校车返回各自家中。
第一次融入一个35人组成的大班级并没有让冯润慧感到不适应。她仔细记下了同学们的名字,开学仅一周,就如愿结交到了新朋友。
最新鲜的体验是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她报名加入了篮球、足球等多个社团,每周一的下午都在尝试各类社团活动。“我最喜欢版画社团,认识了很多同样喜欢画画的小伙伴。”她说。
6月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们正在上课。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随着农村学校重新布局,原来在乡村小学任职的老师也随学生一起来到新学校,有的继续任教,有的转岗成为生活老师。
47岁的王宝红是冯润慧所在班级的生活老师。此前她在七里河区一所乡村小学任语文老师多年,她负责的班级学生数量从20年前的28人减少到了整合前的仅3人。
“那时上课都是老师自己在‘唱独角戏’。”王宝红说,现在学生多了,老师也更有干劲。
城乡教育资源整合也让乡村教师获得了更多的专业成长机会。
38岁的王晶晶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后,曾在乡村小学教了8年语文课程。来到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后,她才正式成为一名音乐老师。
“虽然已经多年不教音乐,专业知识都有点生疏了,但我正在努力赶上,想要尽快回归自己喜欢的领域。”王晶晶说。
芮文刚表示,当前中国多地正在探索破解城乡教育差距难题,七里河区的一体化办学模式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一体化办学受益最多的是农村的孩子们。”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副校长林婷婷说,通过融通城乡教育资源,农村学生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这几天,冯润慧完成了期末考试。“最拿手的语文我有信心考个好成绩,暑假里和同学们约好了要去做版画。”她眼里闪着光,兴奋地说。
标签: